话剧《寻她芳踪·张爱玲》无锡站圆满落幕,下一站上海...

新空气演出
|
时间:2025-09-08 16:53
|
浏览量:1064

9 月 6日晚,无锡人民大会堂内座无虚席,随着最后一束追光缓缓熄灭,浙江话剧团民国名人系列话剧《寻她芳踪・张爱玲》无锡站演出正式落下帷幕。这场以 “时空折叠” 为叙事核心的舞台作品,将张爱玲的文字魂灵与人生轨迹熔铸于方寸舞台,让观众在三个时空的交错中触摸才女的孤傲与柔软。
7612962b6b16b226039011d27ca7f351.jpg
演出当晚,剧场内坐满了期待已久的观众 —— 既有深耕张爱玲文学数十年、手持泛黄原著的资深书迷,也有对话剧艺术充满好奇、捧着《半生缘》译本的年轻群体,不同年龄层的 “张迷” 因这场演出汇聚一堂。
大幕拉开,舞台上三个时空的巧妙交织瞬间抓住全场目光:1943 年上海弄堂的梧桐影里,炎樱与张子静闲谈间勾勒出张爱玲 “孤僻却热烈” 的性格底色,一句 “她写文章时连灯都要调得刚好” 尽显知己间的熟稔;1994 年美国公寓的昏暗灯光下,张迷蹑足寻觅偶像生活痕迹的执着,藏着跨越国界与岁月的惦念;2020 年直播间的热闹弹幕中,一场为张爱玲诞辰百年举办的庆生仪式,又将近百年的 “张迷情怀” 串联成线。三个场景在旋转舞台的平滑切换中无缝衔接,仿佛一本立体鲜活的 “张爱玲传记”,让观众在时空交错中,一步步走进这位民国才女的隐秘人生。
fa0869486dafa5a0ce417657a9cd9b82.jpg

演出过程中,多个经典片段引发全场共情:当《半生缘》里顾曼桢与沈世钧在漫天 “雪花” 中诀别,一句 “我们再也回不去了” 伴着轻柔的背景音乐响起,台下响起细碎的抽气声,不少观众悄悄擦拭眼角;当舞台中央亮起孤灯,张爱玲独自修改文稿的身影映在幕布上,全场陷入短暂的寂静,随后爆发的掌声久久未歇;而《红玫瑰与白玫瑰》中佟振保与王娇蕊的对手戏,更是以细腻的情绪张力让观众频频点头共鸣。此外,剧中精心融合的民国留声机音乐、老上海弄堂叫卖声,搭配柔和的暖黄灯光与素雅的服饰道具,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时代氛围,让观众仿佛穿越回那个动荡却又充满文学气息的民国年代,沉浸式感受张爱玲笔下的世界。

4f41c1a397dc0dd2d41528b2afd49f7f.jpg

演出结束后,观众们迟迟不愿离场,期待已久的签售会随即在剧场前厅开启。演员们褪去舞台上的角色光环,带着对张爱玲的理解与创作感悟,与观众面对面交流。观众排起长队,有人分享观剧心得:“第一次从舞台上读懂张爱玲的孤独,她的文字里藏着太多没说出口的温柔,演员的表演让我更懂这份温柔了”;也有年轻观众带着《小团圆》前来,希望演员在扉页写下剧中经典台词,作为这场 “遇见” 的纪念;更有家长牵着孩子的手,轻声讲述张爱玲的文学故事,让民国文化的种子在新一代心中悄然萌芽。演员们耐心为每位观众签名,时而俯身倾听观众的感受,时而分享角色塑造的细节 —— 从旗袍纹样的设计巧思,到台词情绪的把控技巧,剧场前厅的暖光下,舞台与生活的距离被悄然拉近,文学与艺术的共鸣在互动中愈发浓厚。

0c6d5837a307cc905bd38c9a76f4361e.jpg

作为浙江话剧团民国名人系列的代表作《寻她芳踪・张爱玲》此前已走过北京、广州、深圳、武汉等多座城市,每一站均凭借独特的叙事手法、细腻的情感表达收获好评如潮。如今,这部承载着民国文学记忆的作品仍在巡演途中,9月13日至14日,它将登陆上海美琪剧院——诚邀上海的观众走进剧场,与张爱玲这位文学传奇重逢,让那些藏在文字里的孤独与温柔,在剧场的光影中续写未尽的情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