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周末,在上海,看《茶馆》:于茶香袅袅中窥探时代风云

新空气演出
|
时间:2025-07-26 15:38
|
浏览量:1095

喝茶听曲儿,京腔京味儿,一幕一时代,一曲一风情。

根据老舍同名话剧改编,汇聚超强演员班底,融汇传统曲艺与现代戏剧元素。

7月26日-27日,老舍经典作品《茶馆》将在上海美琪大戏院精彩上演!

时间:2025-07-26/27 19:30

地点:上海美琪大戏院

门票价格:180,280,380,580,680

在线订票:https://www.shaoyeshow.com/yanchushow/497252/

ca022ce8e193de7d3c04eeef40e6e8e8.jpg

《茶馆》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,1957年7月初载于巴金任编辑的《收获》杂志创刊号。

1958年6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。

剧作展示了戊戌变法、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。

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、光怪陆离,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。

b0feeb41811d4fa1376b1f114869335f.jpg

剧情介绍

本剧根据老舍先生同名话剧改编。

在满清王朝即将灭亡的年代,北京的裕泰茶馆却依然一派“繁荣”景象:提笼架鸟、算命卜卦、卖古玩玉器、玩蝈蝈、蟋蟀者无所不有。

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,各方照顾,左右逢源。

然而,在这个"繁荣"的背后隐藏着整个社会令人窒息的衰亡:洋货充斥市场、农村破产、太监买老婆、爱国者遭逮捕……

到了民国初年,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,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,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,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,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。

尽管如此,社会上的动乱仍然波及茶馆: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,大兵抢夺掌柜的钱,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。

92e120d4ef03ba4d6ce7a9eb58f605ac.jpg

又过了三十年,已是风烛残年的王掌柜,仍在拼命支撑着茶馆。

日本投降了,但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。

吉普车横冲直撞,爱国人士惨遭镇压,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。王利发绝望了。

这时,恰巧来了两位五十年前结交的朋友,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过的正人君子常四爷,一位是办了半辈子实业结果彻底垮了台的秦二爷。

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,凄惨地叫着、笑着。最后只剩下王利发一人……

8b1379f4e1b95b7d81dee36c87278cc2.png

剧目背景


大茶馆小社会

《茶馆》创作于1956年,是老舍先生的话剧巅峰之作。这部作品以老北京裕泰茶馆的兴衰变迁为线索,串联起清末、民初和抗战胜利后三个时代的社会风貌,展现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。在这小小的茶馆里,三教九流汇聚一堂,他们的悲欢离合、命运起伏,折射出时代的沧桑巨变。从满清王朝即将灭亡时茶馆里看似 “繁荣” 实则腐朽的景象,到民国初年百姓在战乱中的艰难求生,再到抗战胜利后人们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渴望,每一幕都宛如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,让观众身临其境,感同身受。

ee61722f172680b8633ab96eafac173b.png

北京市曲剧团

北京市曲剧团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,充分运用特有的说唱艺术手段、京味儿唱腔,融合了皇城文化、平民文化、胡同文化等多种元素,将老北京的市井气息、人情世故展现得淋漓尽致。进一步挖掘、呈现剧作深刻意蕴,于通俗化、大众化的曲剧形式中展现了一个充满京味风情的时代变迁画卷。当熟悉的京腔京韵在剧场中响起,仿佛能看到茶馆里人来人往,听到伙计们的吆喝声,感受到老北京的独特魅力。

cc1b941eab55bf24e095afa99fe9dbe0.jpg

剧中人物形象

剧中人物众多且性格鲜明,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与命运。茶馆老板王利发精明能干,一生都在努力经营茶馆,试图在动荡的时代中寻求生存之道,却最终无法逃脱命运的捉弄;常四爷正直善良,敢爱敢恨,虽历经磨难却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;秦仲义怀揣着实业救国的理想,却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撞得头破血流…… 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,在演员们的精彩演绎下,将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眼前,为他们的命运或欢笑,或落泪,或深思。

f45a7d7d032b046028bcaa1e0d3e4ad7.jpg

一家大茶馆,一幅时代变迁画卷

该剧融合了曲剧特有的说唱艺术手段

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期间中国的历史变迁

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黑暗与腐朽

以及老北京的社会风貌

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

京腔京韵传达深刻意韵

茶馆吆喝体味人间百态